6月悄然结束,暑期档已过三分之一。上周末,《名侦探柯南:独眼的残像》(以下简称《名侦探柯南》)、《F1:狂飙飞车》(以下简称《F1》)等新片开画的热度加持下,全国电影市场取得了今年暑期档以来的最好周末票房成绩,共计2.79亿元,其中,周六(6月28日)的单日大盘1.53亿元,仅次于“六一”的单日大盘成绩。
回看6月电影市场,票房表现亮眼的影片大多带有明显的“重工业”属性。无论是《碟中谍8:最终清算》(以下简称《碟中谍8》)的实拍特技,还是《新·驯龙高手》的最新特效技术,或是国产悬疑大片《酱园弄·悬案》(以下简称《酱园弄》)的高规格制作,均彰显出电影制作领域的高端技术与精湛工艺。在大银幕以剧情片为主导的当下,或许出现更多“重工业电影”能够唤醒观众的惊喜与感动。
多位业界人士认为,这些影片有效地为暑期档起到了预热作用,为接下来的市场热度奠定了基础。随着7月的到来,更多备受期待的影片将陆续上映。从目前公布的定档信息来看,不同类型和题材的电影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,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。
01
“大IP”优势明显
运动题材难“破圈”
《碟中谍8》《酱园弄》《新·驯龙高手》《名侦探柯南》《时间之子》五部影片位列6月电影市场票房榜前五名,其中三部进口影片均为“大IP”续作,具有明显观众优势。
以上周周票房榜冠军《名侦探柯南》为例,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孙佳山分析,“柯南”作为知名IP,受众基础、动画电影属性、已经放假的大中小学生等多种因素使得影片有着较强势头。截至目前,该片首周三天票房达1.53亿元,相比去年暑期档的《名侦探柯南:百万美元的五棱星》高出近3500万元。
作为二次元的“宇宙中心”,上海毫无悬念摘得《名侦探柯南》城市票房榜冠军。据上海中影国际影城(合生汇店)经理王尧祺介绍,“上周末,‘柯南’的排片率30.3%,上座率21.14%。作为一部知名的动画推理系列电影,其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喜欢推理、悬疑情节的观众,以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为主。”
相比《名侦探柯南》首周末的强势票房表现,《酱园弄》的市场表现令人惋惜。孙佳山认为,在观影时长偏长的当下,“《酱园弄》仅有96分钟的篇幅反而存在观众不适应的问题,时长偏短无法充分展开故事,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感受。”王尧祺则从暑期档受众出发指出,“柯南”系列电影在国内已拥有稳定的粉丝群体,其“悬疑推理+青春校园”的复合题材具备跨年龄层的吸引力,与暑期档学生群体释放的观影需求高度契合,而这部分学生群体正是该系列电影的核心受众。而像《酱园弄》这类影片更适合成年人观看,其受众群体并不广泛,老人和儿童或许难以接受影片中的血腥场景。
除上述影片外,许多影城从业者都提及了《F1》这部影片。影片目前收获票房7948.4万元,其带来的视觉效果令人赞不绝口。有观众评价道,“这部电影会告诉你什么叫极致的视听体验”“很少能用身临其境形容一部电影”。长三角电影市场研究中心秘书长陈丹表示赞同,他认为,当下,大银幕上的影片主要以剧情片为主,更多地依靠精彩剧情来吸引观众,特效场面相对较少,影院的观影环境优势并不显著,特别是在家居大屏日益普及的情况下。然而,像《F1》这类重工业电影,在其他环境中观看,沉浸感会大幅降低。若想追求极致的视听体验和浓郁的情感氛围,影院必定是首选。“各种比赛场景,随着剧情推进,看的人都手心冒汗,这种观感是近几年在影院不多见的!”
尽管《F1》的口碑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,但距离真正实现“破圈”仍存在一定的距离。对此,孙佳山指出,一方面,中国电影市场已逐渐打破对好莱坞电影的滤镜,并非所有进口电影都能博得观众青睐。另一方面,影片票房与观众覆盖范围紧密相连,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观众群体。而“F1”赛事与普通观众的生活存在较大距离,即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“F1”车迷数量也相对有限。陈丹也表示,该类影片主要受众范围有限且较为垂直,圈层壁垒较高。此外,纯运动题材的剧情较为模式化,观众很容易猜到故事走向。
02
期待国产现实题材、
动画电影“引爆”暑期
除2023年6月暑期档已点燃市场,往年6月多为暑期档预热。孙佳山表示,“从《战狼2》到《我不是药神》再到《八角笼中》《孤注一掷》,暑期档已经充分验证了关切现实社会、反映现实焦虑的现实题材影片是‘引燃’暑期档的关键。”他还提到,以《长安三万里》《白蛇》系列等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也是暑期档重要的增长点,今年的《聊斋:兰若寺》就有着非常高的预期。
目前来看,即将于本周上映的《恶意》《无名之辈2》均有现实主义色彩。《恶意》中有着关于网络暴力及流量至上的思考;《无名之辈2》讲述每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情感碰撞与人性抉择。期待这两部影片能够“引爆”暑期档。前者自6月27日在全国范围开启限时点映活动,点映总票房已突破1000万元;后者由章宇、任素汐等原班人马主演,不仅保留了观众熟知的黑色幽默,更延续前作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探讨。
暑期档动画电影方面,追光动画继《长安三万里》和《白蛇》系列后,又一部基于中国历史和神话打造的动画作品《聊斋:兰若寺》令人期待,据介绍,影片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为主线,采用六种不同的美学风格,通过世事变迁中的人情冷暖,传递中国人独有的浪漫。
续集之作《罗小黑战记2》也将在暑期与观众见面,其系列首部作品2019年上映,收获3.15亿元以及观众高口碑,续集将延续前作的中国风诗意美学,并加入更多都市场景与创新镜头语言。
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动画电影《浪浪山的小妖怪》定档暑期档后半程,该片脱胎于两年前“现象级”动画剧集《中国奇谭》中受欢迎的《小妖怪的夏天》,此次大电影延续了短片的设定,进一步拓展了“小妖怪”的成长线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结合,有望成为暑期档动画市场的“情怀黑马”。
03
接续“哪吒”影响力
夺回观众关注度
昨日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密钥到期,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,该片最终累计总票房154.46亿,总观影人次3.24亿,上映至今共打破113项纪录,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。
当《哪吒2》将中国电影单片票房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时,也引发了不少业界人士的担忧。尤其是电影市场在经历过春节档的高潮后,清明档、五一档稍显乏力,优质剧集、短视频、游戏等媒介在稀释着电影观众的注意力。成都太平洋影城(金沙店)经理李爽向记者表达了深切的忧虑,“作为电影产业制发放的终端,我们目前十分被动。一方面是失去了行业原有地位。窗口期大幅缩短或者直接跳过影院进入视频网站,让影片的观看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。另一方面,上映影片长期疲软缺乏市场活力,宣发无法精准触达对应标签的用户,票价与影院的硬件设施不再是刺激消费的关键因素。放映终端的定义是否会被重写,是悬而未决的事情。”
面对暑期档,李爽希望,“在新的体系出现之前,片方能够在暑期档集中火力投放一批优质影片,夺回产业丢失太久的注意力,注入新的制片血液。”王尧祺分享了《名侦探柯南》的一些成功经验,“影片在上映前有敲章打卡领周边,在上映后有特殊场专属小礼物,还有凭票根可以领取官方周边,这样的活动是特别吸引现在年轻人的。这对票房的提高带来了很多帮助。”
在目前电影市场的热度之下,加强宣传力度和扩大宣传范围,夺回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力成为当务之急。王尧祺建议,影城可以营造强烈的观影氛围感,比如布置相关的立牌、吊旗、人物展架、地贴等宣传物料。对于不同受众群体,应有不同的宣传策略,如《F1》需要热爱赛事的观众通过口碑传播来进行推广。此外,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进行互动营销活动,进一步提升影片的关注度和讨论热度。影城可以在暑期档推出一些优惠套餐或联名活动,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。
文/李佳蕾
编辑/王浩嘉
责编/杜思梦
CONTACT US
转载授权 | 3117342843(微信)
投稿邮箱 | zgdybxmt@qq.com
MORE NEWS
©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
欢迎分享至朋友圈
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